行业动态
煤业集团晋华宫矿智能化领航 老矿获新生发布时间:2021-07-13  来源:晋能控股集团网站  访问量:

  煤业集团晋华宫矿曾多次斩获中厚煤层和薄煤层的月产全国记录,1977年—1982年连续五年夺得山西省半煤岩巷掘进最高记录,并在2005年提出“人人都是安全员”工作法,在全煤系统得到推广,就是在这样成绩下,集团公司率先选择在晋华宫矿开展老矿的智能化转型,经过一年多的努力,8714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已经实现设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运作,工作面机械协同控制,主要生产流程一键启停等功能。


  与千万吨新建矿井相比,老矿发展智能化的难度较大。就如同盖房子——晋华宫矿这样的老矿建井初期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等原因,开始是一座小木屋,后期不断升级;而一些千万吨的新建矿井,从建井就是“高楼大厦”,智能化工作的基础条件更好。相较新旧矿井,最主要的困难有两个方面:一是辅助运输相关基础设施条件的差距,晋华宫矿现有井下运输为轨道运输,智能化设备体积大多比较大,以8714智能化工作面采用的ZZ13000型支架为例,就需要在地面拆解分开后再运输到工作面进行组装,这样一来,不仅消耗时间成本,而且设备碰撞损坏的风险也相对增加;二是现有的工作面巷道起伏大、煤层赋存条件复杂、地质构造多,导致智能化工作面回采操作难度也相对增加,对人员和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
  面对这些困难,晋华宫矿积极发挥老矿的技术和经验优势,一是加强管理。煤矿井下条件复杂,各个矿井的顶板、煤尘、水、火和瓦斯等条件也不一样,目前该矿井下主要实行一面一策,针对不同的工作面和巷道,采取相对应的措施,且在工程质量上严格把关,为智能化工作面创造先决条件,条件相似的矿井的经验可以用,但是不能完全用,智能化最重要的是实现精细化管理,从而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;二是加大培训力度。老矿井相对来说员工年龄大、文化水平偏低。该矿最近几年在持续不断的引进人才,每年招收对口专业的大学生,逐步提高一线员工中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,招收的专业主要以采矿、机电和地质等方面为主,逐步解决人才欠缺的问题。对于智能化工作需要的IT和通讯等方面技术力量来说,该矿从现有专业大学生中选拔组建相应的技术攻关小组,培养复合型人才,一方面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,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晋华宫矿的技术力量和人才优势。


  “智能化和5G都是目前的趋势,面临的挑战也相对较多,我认为主要还是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技术人才的培养,基础设施水平越好,技术人才素质越高,未来对于5G等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落实也就更加容易,老矿服务年份长,井下环境相比于新矿来说条件相对恶劣,比如潮湿环境、局部淋水环境等复杂区域,这就对5G技术的基础设施和通讯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需要厂商根据地质特色‘因地制宜’。”晋华宫矿总工程师张晓东这样说道。


  2021年是智能化建设的关键之年,晋华宫矿将在“十四五”末基本实现主要采掘工作面的智能化,使综采工作面单班人数减少到5-6人,不断提高智能化工作面的工作效率。

扫一扫,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