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动态
西山煤电东曲矿:智慧赋能 开启高效工作新模式发布时间:2025-07-14  来源:山西焦煤网  访问量:

      今年以来,西山煤电东曲矿将智慧赋能、创新提效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实践,书写出智慧赋能职工减负提效的新篇章。


      数据“代跑”,让传统工序“一键升级”。曾经,东曲矿机电设备巡检是项体力活,巡检员需肩扛检测仪、手揣笔记本一一记录。如今,自动化小组研发的二维码巡检系统让这一场景彻底改变:每台设备配有专属二维码,巡检员只需扫码即可实时上传温度、振动等参数,系统自动进行异常预警。



      物资领用流程的革新更堪称数字化逆袭。过去东曲矿的职工领配件要跑五六个部门盖章,遇上库存不符还得往返协调,一趟流程短则半天、长则一天。如今该矿经营管理考核系统实现“指尖上的物资管理”:手机提交需求单后,系统自动匹配库存并触发配送流程,配件直接送达工作面。该矿职工王亚勇笑称:“现在领材料就像‘网购’,下单即达,再也不用当‘兼职快递员’了。”



      细节革新,小改动里藏着大关怀。在东曲矿,“减负”不是简单的设备替代,而是从职工操作细节中挖掘创新灵感。该矿外运二队的“刮煤神器”便是典型案例:针对洗选后浮煤黏附皮带、职工需频繁弯腰清扫的难题,该矿职工任进生跨界借鉴汽车雨刮原理,用废旧钢板和报废皮带制作刮刀式刮煤器。该装置固定在皮带下方,运转时自动刮落浮煤,配套喷水装置同步降尘。过去每班扫煤需要弯腰4小时,现在站着监看设备运转即可,托辊寿命比以往延长了3倍。“刮煤神器”的出现让皮带机月均多运行20小时,可多运煤5000吨,更让职工彻底告别一身泥汗的状态。


      东曲矿运输四队的可调式支护模具则见证着机械化的威力。以往水沟扩挖支模时,职工需根据沟宽反复切割木棒,劳动强度大,3人一天最多完成20米支护。该矿职工田少帅研发的模具通过控制杆调节侧板间距,无需切割便可适配不同水沟宽度,2人每天便可轻松完成60米支护,还斩获了国家专利。


      数据显示,东曲矿近三年累计完成职工创新项目达200余项,该矿正用科技温度与人文关怀,实现从“汗水经济”到“智慧经济”的跨越发展。

扫一扫,
关注我们